宁夏香岩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Ningxia Xiangyan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综合措施提高犊牛成活率

316

综合措施提高犊牛成活率

一、做好奶牛饲养管理工作是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前提工作

  奶牛的整个饲养管理过程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与犊牛的成活率。整个孕期都要注重饲养管理,合理营养搭配,使胎儿健康成长。若怀孕期,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的缺乏,会导致犊牛出生后的不健康,甚至出现死胎、弱胎等。控制流产,是犊牛成活率的前提。配种受胎率虽然提高了,但是,流产率高,等于配种工作失败。控制传染病,每年要检疫布病、结核,检疫BVD、IBR等传染病,其次,注意饲草料的霉变现象。

  配种时种公牛的选择也应该高度重视,避免血缘近亲出现畸形怪胎及犊牛不健康,第一胎牛选种要注意公牛难产系数。

二、产房接产是犊牛成活率高低的核心点

  1.奶牛整个饲养过程一定要分群饲养,围产前期至关重要,产前21天进入围产前期饲养,转移到产房,最好在产前21天肌肉注射维生素E亚硒酸钠针,产前一周再注射一次维生素ADE混合剂。

  2.临产牛一定要设置“产床”——专门产牛的区域,垫上干净的垫草,消毒要彻底。准确接产“时间点”、规范接产技术和消毒,至关重要。一些本来该活着的犊牛,往往“接”成“死”胎,损失太严重。

三、要对初乳有非常准确的认识

  产后一定及时喂初乳,必要时灌服,事实上都的灌服,大体是体重的10%,灌服4公斤,最少3公斤。一定要检测初乳质量,大同市四方高科农牧公司自2012年以来使用北京奥耐尔公司的“初乳计”、“折射仪”、初乳巴氏消毒设施,收到及其好的效果。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第一次分泌的牛乳。怀孕母牛血液中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犊,犊牛出生时对疾病没有任何抵抗力,只能在出生后数小时内通过摄入初乳,才能获得对疾病的免疫力。初乳中还含有营养物质、抗微生物因子、生长因子以及母源性细胞,初乳是犊牛获得免疫保护的唯一来源,其干物质、矿物质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是是常乳的二倍、三倍和五倍。在犊牛出生后尽早饲喂足量的初乳,能降低死亡率,减少腹泻、肺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日增重,增加产奶量并且使产犊月龄提前。

  饲喂初乳的时间越早越有利犊牛被动免疫的建立,反之饲喂初乳的时间越延后,犊牛得不到免疫保护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在出生后立即饲喂初乳,也仅有25%~30%的抗体能够进入血液循环;而出生6小时以后饲喂,肠壁所能够吸收的免疫球蛋白不超过15%;至出生24小时后,肠壁细胞能够吸收的免疫球蛋白低于10%出生后半小时内即刻进行强制灌服初乳4kg,生后12小时内再饲喂2kg。初生犊牛对初乳的吸收速率以出生后0~6小时为最高 。犊牛在出生后半小时内饲喂至少4L优质初乳。并且在6~12小时后补喂2L初乳。初乳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通常变化范围在20~100mg/ml之间。优质的初乳每毫升应含有至少50毫克。

四、综合管理

  初乳灌服是关键的基础,初乳不仅要做到巴氏消毒,在整个哺乳期间,巴氏消毒奶饲喂犊牛是健康的细节。

  在犊牛出生后的前几周里,细菌是引起犊牛发病的主要原因。初乳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采集过程,如卫生条件差,设备清洗不彻底,甚至来自母牛或犊牛本身。为确保提供给犊牛清洁和安全的初乳,可以选择对初乳进行巴氏消毒。

  巴氏消毒方法不当会破坏初乳的质量,温度太低无法杀死有害细菌;温度太高或时间过长会破坏IgG,并且初乳会凝结成块,对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卫生造成困难。另外初乳的加热速度是否一致和整个过程中加热是否均匀可能影响巴氏消毒的效率和精确性。

  喂初乳后,转入“犊牛岛”,单独饲养,哺乳期60天,使用巴氏消毒锅消毒牛奶,大大减少犊牛拉稀等病况。保证犊牛饮水量与水质卫生,牛舍天天打扫卫生,提高犊牛舒适度,冬季保暖,四方高科公司犊牛出生后“浴霸”照射,干身体,进入犊牛岛后,有暖气。木垫板上加干垫草,大同地区有黍秸秆,效果很好。夏季,犊牛岛内改成垫沙子。注意通风。第四天开始诱导喂颗粒料,直至停奶前10天左右开始喂草,草,只用一种——优质干苜蓿。断奶后,至4月龄内,只喂断奶后的颗粒料与干苜蓿,不喂青贮,不喂其他饲草。使用奥耐尔的比重仪测定初乳和用折射仪检测血清抗体,加上使用巴士消毒奶喂牛,大大提高犊牛成活率,只要产下是健康的活犊牛,在整个哺乳期间及断奶后成活率可以达到97%以上。

五、保健与防疫工作

  出生后,及时去副乳头,3周左右烫角,产后4周牛可以注射口蹄疫疫苗和IBR、BVD、牛副流感等五联苗。三月后的小母牛可以注射长效布病疫苗,配种前强化注射一次,免疫期6年。使用北京东方联鸣科技发展公司的犊牛称重器,跟踪检测犊牛发育情况。

(沐沙一场整理)